國際醫療商情新聞

首頁/商情新聞 /新聞一覽
中國大陸醫藥出口漸歸常態,傳統貿易加速轉型
資料來源:药商68网 來文單位:台灣貿易中心北京代表處 更新日期:2024/07/04

2023年,中國大陸外貿面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全球貿易投資放緩、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的國際大環境。醫藥外貿受外部需求下降、海外客戶庫存積壓、出口產品價格下行等因素的影響,以及疊加新冠疫情期間出口高基數效應,醫藥健康產品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1.1%,為1,953.7億美元。其中,出口額1,020.6億美元,同比下降20.7%;進口額933.1億美元,同比增長2.4%;貿易順差為87.5億美元。

(一)出口情況

2023年,中國大陸醫藥健康產品出口按金額占比計算,西藥類占比50%,醫療器械類占比44.6%,中藥類占比5.4%。西藥原料、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保健康復用品、一次性耗材、西成藥為前5大類出口商品,合計出口占比達84.5%。

中藥類:2023年,中國大陸中藥商品出口額54.6億美元,同比下降3.3%。其中,占比59.7%的植物提取物出口量增長3.7%,但出口額下降6.5%,主要是由出口平均單價下降所致;中藥材及飲片、中成藥出口均量價齊跌,出口額分別下降10.2%、5.9%;保健品出口額逆勢增長42.2%,主要是魚油類產品出口大幅增長66.5%所拉動。

西藥類:2023年,中國大陸西藥商品出口額510.7億美元,同比下降20.7%。其中,原料藥出口額409.1億美元,同比下降20.7%,主要是由出口平均單價下降24.7%所致;原料藥出口量1,248.9萬噸,同比增長5.4%,呈現量增價減、以價換量態勢。原料藥大宗產品如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類、維生素類、抗生素類、解熱鎮痛類等,價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主要原因是海外廠商逐步消化疫情期間儲備庫存,印度等國家近兩年不斷提升原料藥產品上下游供給能力,以及大陸國內廠商不斷擴產、競爭日趨激烈。2023年,西藥製劑出口額63.1億美元,同比下降4%;出口量增長9.5%,出口平均單價同比下降12.3%,單價下降也是西藥製劑出口額下降的主要原因。生化藥出口額為38.5億美元,同比下降35%,主要是受人用疫苗出口波動影響。2023年人用疫苗出口額2億美元,同比下降79.6%,已基本回到新冠疫情前的狀態。

醫療器械類:2023年中國大陸醫療器械出口額455.2億美元,同比下降22.8%。其中,口腔設備與材料出口額19.5億美元,同比增長4.7%,是唯一出口增長的器械類產品。防疫類產品在新冠疫情期間出口迅速放量,拉動醫療器械出口暴增。但隨著需求的減少,防疫產品出口大幅下滑,2023年口罩、防護衣、呼吸機、紅外線人體測溫儀、新冠病毒診斷試劑等5類防疫產品出口額同比下降75.7%;除防疫產品外,傳統醫療器械產品出口額416.4億美元,同比微降3.1%,較2019年增加55.7億美元。

(二)進口情況

2023年,中國大陸醫藥健康產品進口額微增,西藥類、醫療器械類、中藥類產品進口占比分別為56.6%、40.3%、3.1%。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西成藥、生化藥、西藥原料、一次性耗材為前5大類進口商品,合計進口占比達到92.9%。

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健康市場,高端原料藥、製劑、生物製品進口持續穩定增長。2023年,西藥製劑進口額同比增長7.5%,人用疫苗進口額同比增長58.2%,抗血清及其他血份增長10.9%。醫療器械方面,口腔設備與材料進口額同比增長18.9%,醫療診斷設備和保健康復用品與2022年基本持平;其他產品進口額降低,一次性耗材進口額下降10.1%,醫用敷料進口額下降8.5%。醫療器械產品進口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中國大陸國內產品替代進口不斷加速和集中採購擴容影響。一次性耗材中的其他針、導管、插管及類似品、血管支架、注射器,醫院診斷與治療設備中的內窺鏡、X射線斷層檢查儀、彩色超聲波診斷儀、人造關節、成套的核磁共振成像裝置等產品,進口額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三)市場結構

2023年,歐盟及英國、美國、東盟繼續保持了中國大陸醫藥商品前三大貿易夥伴地位,貿易總額分別為705億美元、327.9億美元、161.4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8%、12.3%、17.9%,三者合計占比61.2%。中國大陸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總額為527億美元,占比27%,與2022年持平。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其他14個成員國的貿易額為367.2億美元,同比下降16.9%。

歐盟及英國:出口額227.6億美元,同比下降29.4%;進口額477.4億美元,同比增長7.5%。

美國:出口額170.6億美元,同比下降19.5%;進口額157.3億美元,同比下降2.9%。

東盟:出口額113.1億美元,同比下降15.8%;進口額48.3億美元,同比下降22.5%。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出口額381.6億美元,同比下降13.8%;進口額145.4億美元,同比下降2.5%。

RCEP其他14個成員國: 出口額232.6億美元,同比下降19.6%;進口額134.5億美元,同比下降11.6%。

(四)特點與趨勢

1. 醫藥外貿回歸常態

疫情對中國大陸醫藥外貿產生重大影響。近5年,醫藥外貿總額增長27.5%,年複合增長率6.3%。出口額年均增長8.3%,進口額年均增長4.3%。2023年,疫情影響逐漸減弱,前三季度出口額降幅逐漸縮小,第四季度大部分醫藥產品出口恢復常態。

2. 傳統貿易加速轉向全方位合作

近幾年,各國加強公共健康領域本地化建設,供應鏈、產業鏈本土化趨勢明顯,地緣政治影響國際貿易。中國大陸藥企重新梳理核心競爭力,加強客戶關係和產業鏈合作,從單純貿易轉向參股海外企業,設立辦事處、子公司、建廠等方式,實現“全球製造-供應全球”模式轉變。原料藥、醫用敷料耗材等傳統出口優勢產品企業嘗試新模式;創新藥械領域,產品、技術海外授權成為主要出海模式。

3. 創新藥出海進入收穫期

中國大陸醫藥產業從中間體、原料藥出口,到特色原料藥、仿製藥出口,再到創新藥出海,實現從1.0到3.0的跨越式發展。2023年,中國大陸創新藥出海表現卓越,對外授權專案和金額大幅增長,創新藥在歐美獲批上市,銷售額創新高。據統計,2023年大陸國產新藥海外授權首付款和里程碑金額超過400億美元,授權或合作專案超過100個。創新藥海外上市方面,9家內資企業的12款國產創新藥成功在歐美日市場商業化,多款藥物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未來將有更多創新藥物在美歐日市場上市。已上市的創新藥銷售額也持續創新高。

4. 生物類似藥國際化前景廣闊

生物類似藥領域展現國際化機遇。全球多款重磅生物藥專利將到期,為生物類似藥發展騰出空間。生物類似藥高社會經濟效益,獲各國政策支持。2020年,複宏漢霖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在歐洲獲批,成中國大陸首個出海生物類似藥;2023年,百奧泰托珠單抗在美國獲批,為全球首個獲批的托珠單抗生物類似藥,標誌中國大陸生物類似藥出海進入新階段。

5. 醫療器械迭代出海

近兩年,中國大陸醫療器械出口額雖下降,但部分產品仍成功打入海外高端市場,依靠穩定供應鏈、高質量產品及完善售後,獲全球認可。

產品出口結構逐漸升級,從醫用敷料、一次性耗材轉向大型診斷設備、高端耗材。例如,三諾生物推出第三代動態血糖監測系統,已在國內上市,並正在美國開展臨床試驗;邁瑞醫療高端超聲設備收入比重超一半;聯影醫療大型醫學影像設備海外收入占比提高;華大智造開始在美國銷售全線測序產品。

6. 新興市場貿易投資升溫

在穩固歐美市場的同時,中國大陸醫藥企業向多元化投資邁進。據統計,新興醫藥市場增速預計將是發達市場的近2倍。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不少企業加大在新興市場佈局,其中東南亞市場最受歡迎。

普華永道數據顯示,中國大陸企業對東南亞醫療市場直接投資交易總額持續增長,交易數量和金額均大幅增加。2023年,多家企業實現了在東南亞的創新藥授權。

儘管外部環境複雜多變,醫藥外貿和國際化發展仍受影響,但“走出去”對醫藥企業已成必答題。隨著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和藥品監管國際化水準提高,出海成為藥企的必然選擇。

出口方面,隨著海外廠商去庫存進入末期和歐美市場弱復甦,預計中國大陸傳統醫藥產品出口降幅將收窄並有望回升。進口方面,中國大陸將對部分藥品實施零關稅,促進創新藥械加速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市場方面,需根據不同產品和企業情況制定策略,歐美仍是主要貿易夥伴,而新興市場將成為重點開拓市場。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TczNjM2Mw==&mid=2648044311&idx=2&sn=7868cce081533bc7078c9af45dc3def0&chksm=8372d102e2212ba5d091233698bfbc278b49060d17655bf639e7dfbf3d083750add5477a75c0&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