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服務業商情新聞

首頁/商情新聞 /新聞一覽
加快發展數位經濟,促進數位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資料來源:和訊網 來文單位:台灣貿易中心大連代表處 更新日期:2022/12/31
加快發展數位經濟,促進數位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加快發展數位經濟,促進數位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當前全球新冠疫情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經濟造成了短期擾動。在此背景下,數位化開始助力傳統產業實現相應資源要素、產業鏈的優化調整與迭代提升,推動產業形態重構,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圈,為加快經濟復甦和實現可持續經濟增長提供了一種優化可能。

數位化助力傳統產業實現相應資源要素、產業鏈的優化調整與迭代提升。進入2021年以後,隨著經濟復甦進程持續進行,旅遊、餐飲、交通業等行業逐步復甦。在抗疫過程中形成的數位化消費行為的轉變已經深入人心,住宿餐飲、旅遊等傳統線下場景產業將更積極地運用數字科技,走線上線下融合化、綠色化的發展之路,實現相應資源要素、產業鏈的優化調整與迭代提升。我們可以從生產和消費兩端來作簡要總結。

在生產端,生產過程中的數位化轉型及遠程智能服務被更多地應用,例如基於工業互聯網的遠程智能服務,通過AR、AI等技術進行遠程指導,對設備的運行狀態監控進行故障預警;通過人工智慧及數位化管理,優化生產流程、能源使用和人工配置,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更合理的應對市場需求的波動。智能工廠、智能製造得到進一步發展,例如推進自動化生產減少生產崗位,聘請或培養更多科技型、複合型人才更好地應對疫情。此外,在供應鏈環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對全球供應鏈合作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包括運輸受限、材料採購成本上升、生產供給不足等,對供給端和需求端都造成了影響,基於此各個國家和地區尋求通過科技手段推動物流智能化、加強供應鏈抗風險能力,以及在全球範圍內的供應鏈協同化和平臺化加速發展。

在消費端,疫情推動消費活動向線上轉移,包括餐飲、零售、文化娛樂等服務消費領域,相關企業戰略性收縮線下佈局,進一步向線上轉移,以保障自身的業績和持續經營。從消費者端來看,線上購物、線上娛樂、線上教育等模式成為常態,此外疫情中出現的O2O到家服務、無人自提、機器人配送、無人零售店等模式也得到一定發展。從企業到消費者,上下游共同構建協作形成高效的數字生態消費體系。在此背景下,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消費品供給和運輸端都得到充分利用,實現精準刻畫消費畫像和精準選品、低價高質商品採購、保質運輸、精準 配送等賦能,有效提高消費者終端服務體驗。

數位化有望進一步助力產業形態重構,形成新的產業生態圈。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以來,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方向和方式,它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的新經濟形態,打破了產業與產業之間的邊界,而且突破實體經濟跟資本市場的界限。中國大陸部分研究機構(比如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將數字經濟定義為產業的數位化和數字的產業化之和,前者包括開始數位化轉型的傳統產業。研究認為,可以將實體產業的數位化轉型分成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資訊化,解決數據來源。這個過程中實現了資訊化系統部署、支持業務流程、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控制風險,數據積累,第一階段主要強調的是技術、硬體及相關軟體。

第二階段是數位化,建立數據關係。這個過程中主要涉及到數據量大增、數據自身價值體現、數據成為生產要素,隨之而來的會有新的商業機會、新的業務模式,產業結構也會發生變化。這一階段強調數據自身的價值。目前,絕大多數產業的數位化,其實還停留在第一和第二階段之間,數位化升級與轉型對於傳統產業來說,仍舊任重而道遠。

第三階段是智能化,挖掘數據的意義和價值。數位化轉型的終極目標是產業和企業的全面智能化,此時數據成為了主要生產要素,數位化升級轉型和重組完成,實體經濟與金融融合,新的經濟形態形成,數位化生態建立,開啟全面智能化時代。第三階段突出的將是產業生態和經濟形態,從雲計算的技術上升到雲製造,有必要為形成生態圈而進行系統性考慮。以製造業為例,歷史品質分析、生產物料預估、預防性維護等,這些智能化管控,最終通過智能技術幫助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和卓越運營,甚至帶來商業模式的變革。

資料來源:http://news.hexun.com/2022-11-23/207157196.html